(一)成本管理的三个阶段
我国企业的成本控制理论基本上完全引自苏联的体制,然后是对西方先进成本控制理论方法的学习与实践。概括而言,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代,即计划经济时代的成本控制阶段、市场经济时代的成本核算管理阶段和现代成本控制的萌芽阶段,前两阶段的管理手段都是成本核算,侧重于事后控制,以算代管;到了现代成本控制萌芽阶段,各种先进管理思维和成本控制手段大量涌入,并与企业管理现状产生巨大的冲突,表现为一种变革中的融合趋势。
1、计划经济时代的成本管理阶段
2、市场经济时代的成本核算管理阶段
3、现代成本管理的萌芽阶段
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从整体来看,只有少部分企业采用了一些新的成本控制方法,如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ABC作业成本法、BSC平衡计分卡和SCB战略成本管理等,但所占的比重实在是太小了,不能成为我国企业成本控制的主流。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私营和民营企业)连成本核算管理都不完善,更多小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控制还是一团散沙,根本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作业体系。所以,我国企业的成本控制现状从总体来看仍然处于原始的传统管理阶段,与国际现代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模式差距很大。
(二)我国成本管理的误区
1、简单化误区
很多企业在成本控制中,一味的强调降低成本,而没有考虑到产品的竞争能力,没有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没有将成本控制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这样做的后果是企业片面的追求降低成本,往往会形成短期效应,但是对于企业的长期效应则是很不利的,其实真正懂得做企业的人都知道,企业要生存的关键是自己生产的产品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因此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特别是要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绝不能片面的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更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偷工减料,冒牌顶替或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成本,否则,其结果不但坑害了消费者,终也会使企业丧失信誉,甚至破产倒闭。
单纯地追求削减成本,一般简单的做法都会考虑降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或档次;或者减少单一产品的物料投入(偷料);或者考虑降低工艺过程的工价,把成本的降低作为目标,并不能够称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也不能使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治久安。
其实,说到成本控制,我们不能不考虑为成本控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