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水行业一直存在着,设计是前提,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维护是保障。发生渗漏水现象归根结底就是设计、材料、施工、维护出现了问题。有的防水人把建筑渗漏比成是一种乘法,“设计、材料、施工、维护”分别是1,如果一个部分成了0.8,那这个整体也就成了0.8,也就是说只要其中一项出问题,就会大大增加房屋渗漏率。
设计原因是指防水构造设计不合理、防水材料选用错误、对结构变形可能引起的防水层破坏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不了解防水施工工艺,没有顾及防水施工可操作性等设计不合理现象。
材料原因造成的渗漏是指材料自身的质量问题所造成的渗漏水原因。为了压缩成本,使用非标材料,或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防水层厚度没有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施工原因是指没有形成标准化施工团队,大多数为临时工人,工人素质不高,施工工艺不当、对阴阳角等节点处理不当、以及对施工完毕的防水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成品保护等原因造成的渗漏水。
施工环境对防水工程的质量影响不可忽视。这些影响包括温度对施工的影响、空气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地下水质对防水层的影响、紫外线对外露防水材料的影响等。环境影响还包括施工操作面对施工的影响,如在吊蓝上进行外墙防水施工,其质量保证不如在稳定的脚手架上更可靠。
引起渗漏水的原因可能还远不止以上这些,使用不当、不可抗拒因素、结构设计不当等都会造成渗漏水。抢工期是防水工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同时也是房屋渗漏致命的因素。
防水补漏的禁忌,你可知?
禁忌一:屋面防水工程出现渗漏时,在室内出现渗漏的部位(背水面)修补渗漏水总是由易流通的位置流出,因此室内(背水面)出现的渗漏位置与防水层产生的渗漏位置往往不相对应,只对室内出现渗漏的部位进行修补,仅解决了水不能再由该位置流出,渗漏水会改由其他部位渗出,渗漏问题并没有解决。应在迎水面检查渗漏原因,找准渗漏点后由迎水面进行翻修。禁忌二:在原防水层上,使用与其不相容的防水材料修补。使用与原防水层不相容的材料修补,修补层与原防水层不能很好结合,达不到整体性要求,完工后往往会导致二次渗漏。
禁忌三:刚性防水屋面裂缝仅用普通水泥砂浆抹封 。刚性防水屋面裂缝用水泥砂浆抹封后,易在原处或其他位置出现新裂缝。首先应考察裂缝的大小、程度、分布情况,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然后分别采用密封材料、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材料修补。禁忌四:发现地下室渗漏,进行渗漏点检查,查出一处随修一处。出现渗漏主要原因不分析清楚,只修复部分渗漏水通道,渗漏水可以由其他易渗部位流出,有产生新漏点的可能,也易出现重复修堵现象。进行封堵施工时应按先堵大漏、后堵小漏;先堵高处、后修低处;先修墙体、后修地板的工作过程序进行。
禁忌五:地下室因大面积渗漏,用防水砂浆抹面进行翻修时,带水作业。在有渗漏水的情况下进行防水砂浆抹面,会妨碍防水砂浆的正常固化,无法达到预期的粘接效果、密实度和抗渗能力,使翻修工程失败。首先应进行引、排水,可在渗漏水处设管引流,并用无机速凝材料止水,需要注浆的位置,先进行压力注浆,待基面无渗漏后,方可进行防水砂浆抹面的施工。
防水套管的填充
1.管道穿防水外墙应随结构预埋刚性或柔性防水套管。
2.管道穿墙处、穿楼板处应进行套管埋设,穿墙预留套管时两端一定要用水泥砂浆等密封和固定。
防水套管的封堵
1.楼板管道安装应安装钢套管钢套管安装好后应高出完成面20mm封堵,便于预留防水施工卷材的厚度。
2. 堵洞可用麻布或编织袋堵住套管口,再进行后续施工。
穿板套管处理
穿楼板管道下底为了避免漏水用接口套住,防止漏水时流水不会肆意,终进入排水管道。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4.11.18变形缝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变形缝泛水处的防水层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防水层应铺贴或刷至泛水墙的顶部。
2.变形缝内应预填保温材料,上部应采用防水卷材封盖,并放置衬垫材料,再在其上干铺一层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