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平时选择白酒的时候,总会陷入一些误区。对于烟酒店老板来说,这些误区我们一定要知道,否则在和顾客的交流中可能会贻笑大方,从而影响我们的销售。 今天终端君就为大家解读下关于白酒的九大误区。 误区1、白酒是越陈越好 “窖藏”“陈年老酒”这些传统观念正确吗?对此,相关专家提醒,白酒越陈越好是误解,酒类产品是有保质期的,白酒也是一样,时间越长不是越好喝,而是越不能喝。 白酒一般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和兼香型等。“酒是陈的香”主要是指酱香型白酒。而对于浓香型和清香型白酒来说,并非越陈越好。 浓香型白酒, 5年之内越陈越好, 5年过后一年比一年差,过了10年,只能作调味酒。特别是目前有些中档和低档白酒,在勾兑过程中添加了香味剂,这类酒更不能较长时间存放。 白酒越陈越好,也是针对酒厂的说法。真正的“陈年酒”是指密封酒窖中存放的基酒,而不是瓶装白酒,装瓶后的酒在三年内喝完,存放时间过长即使不变质,也会产生酒精度降低、酒味变淡等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误区2:“勾兑”是制假手段 提到勾兑,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劣质酒、掺假等等,大多数外行人对于白酒勾兑的理解就是“酒精加水”,或者认为“高价名贵的白酒一经原酒勾兑,其品质就等同于小作坊的散酒”。总之,在人们的印象中,勾兑会降低酒的品质,甚至勾兑就是制假手段。 其实正确的信息应该是:“勾兑”是白酒生产工艺中的一道正常程序。因为生产出的酒,质量不可能完全一致,勾兑能使酒的质量差别得到缩小,质量得到提高,使酒在出厂前稳定质量,取长补短,统一标准,质量上要基本达到同等级酒的水平。 勾兑酒的作用,主要是使酒中各种微量成分配比适当,达到该种白酒标准要求和或理想的香味感觉和风格特点。所以,勾兑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恰恰相反,勾兑是白酒生产技术的进步,是生产优质酒必不可少的环节。 误区3:“外购酒”是以次充好 外购原酒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一方面,企业对此讳莫如深;另一方面,媒体对此穷追不舍,大部分消费者认为,高端白酒应该由酒厂自己酿造,“外购原酒”似乎等同于以次充好。 首先,中国白酒是一种资源依赖性产品,酿酒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适宜的自然条件,有些地方能酿出好酒(如四川、贵州白山回收烟酒等地),有些地方就不适宜生产白酒。 第二,原酒勾兑是成就优质白酒成品的工艺流程之一,原酒就成了平台型资源,是白酒产业链的一个环节,白酒企业外购原酒,和电脑企业用INTEL芯片、制衣企业购买布料一样,是符合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形态的,原酒的正常交易不但能解决各个酒企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也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使白酒行业向产业链专业化、细分化、规模化良性发展。 这种状况下,原酒外购,就不再是“不能说的秘密”,实在是行业之幸,企业之幸,消费者之幸。 误区4:固液结合来自酒精勾兑 提起固液结合,公众会认为是酒精勾兑的劣质酒,在焦点访谈《不明不白的白酒》中,更是直指四川等地部分白酒生产企业以食用酒精勾兑酒冒充粮食酒进行销售的情况。 这里知晓的是,新工艺白酒这个概念。 新工艺白酒,是固液结合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的统称,是采用食用酒精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食用香料(精)、调味液或固态法基酒,按名优酒中微量成分的量比关系或自行设计的酒体进行增香调味而成一大类白酒。既可以是某个香型白酒也可以是独创香型白酒。 目前,新工艺白酒已总结出一整套完整的生产工艺,其中食用酒精的纯度和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水平。 新工艺白酒只是白酒酿造的一种方法,根本用不着避讳。事实上,很多世界名酒都是酒精勾兑酒,如伏特加、白兰地、威士忌等等,有谁会因为酒精问题质疑这些洋酒的档次呢? 误区5:高度酒比低度酒好 现实,不是酒度数越高越好,低度酒也有它的优势。只是长期喝酒的人们已有了对白酒的自我判断,形成了不同的喝酒习惯和口感认知。另外,全国各个地域人们历代文化传承,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酒文化。每个地域对酒的口感、度数要求也不同。 不论高度酒还是低度酒,都在当今市场都占有一席之地。按度数分的话,白酒均属于高度酒,高度酒又分为:高度白酒(50°以上)、降度白酒(又称中度白酒,40~50°)、低度白酒(40°以下),40度的白酒也归类于高度酒。 那什么是低度酒呢?啤酒就属于低度酒。一般的啤酒其酒精含量在3.5~5%之间,故国酒回收的价格大概是多少外把含酒精2.5~3.5%的称稍为淡啤酒,1~2.5%含量的称为低醇啤酒,1%以下的酒精含量则称为无醇啤酒。啤酒度数低,保质期短,无法做长期保存收藏。 误区6:以香型来判定酒的好坏 酱香型白酒,以茅台为代表,这类香型的白酒香气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回味悠长,倒入杯中过夜香气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实杯还香,令人回味无穷。 酱香型白酒是由酱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兑而成的。都知道知道中国白酒有几种经典香型,包括: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兼香型,这些香型只是中国白酒中比较明显的香型,还有董香型(董酒)、凤香型(西凤酒)、芝麻香型(山东景芝酒)等。 但有时即使是同一香型白酒香气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就拿同属于浓香型的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古井贡酒等来说,它们的香气和风味也有显著的区别,各种名酒的独特风味除取决于其主体香含量多少,还受各种香味成分的相互烘托、缀冲和平衡作用的影响。 误区7:“年份酒”就是好酒 CCTV曾有过这样一个报道,曝光年份酒乱象,市场混乱,拒绝酒企玩概念。市场存在一些包装精美的高端年份酒,打上“五十年陈酿”类字样,价格不菲,实质是用少量原酒来做引子,然后用大部分的一两年的新酒勾兑调和而成。 误区8:“原浆酒”一定是好酒 如今在酒类品牌越来越丰富的时候,一些品牌就为了凸显珍稀性,往往号称某几款酒是原浆酒。会让消费者以为原浆酒就是酒厂车间里还没有经过勾兑处理的原酒,一定健康又好喝。 实际上由纯粮食酿出来的原浆酒,是不能直接喝的,没有通过存储的原浆酒中存在大量醇类物质,对身体刺激非常大,而且原浆酒的度数基本在70-75度之间,度数太高,会对胃部形成灼伤。 原浆酒必须处理和储存,变柔软变香,度数调低后才能喝。所以市面上打着原浆酒旗号销售的白酒,指的是纯粮酿造后经过勾兑加水处理后的白酒,没有经过处理的原浆绝不能拿到市场上销售。 误区9:高端白酒是企业暴利 由于有“三斤粮食一斤白酒”这一说法,从这个层面来计算白酒成本,自然价格不会高到那里去,因而以前对高端白酒,消费者认为是企业牟取暴利。 然而现在消费者对白酒成本的认知,白酒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地域文化要素和人文因子经过技艺传承人代代沿袭,不断与当时的先进科技相结合,改进提升。 因此,白酒中既蕴含了历史文化的积累,又包藏了历代传承人的智慧和劳动,其价值更多的体现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是不可以简单地用酿酒原料的价格来衡量的。 正如不能用布料的价格去衡量一件衣服,不能用葡萄的价格来衡量一瓶拉菲。 这些误区店老板你都明白了么?
选购适合个人口味的葡萄酒,首先应该考虑产区、价格、酒精度、年份等。 对产区有一些基本的了解非常有用,可以帮助决定葡萄酒的风格、酒体。对产区的标注越详细,产品越好,比如一款产自“索诺玛县”的美乐,质量可能优于“加州美乐”。 越受大众欢迎的产区,其产品价格越高。产自炎热国家、地区的葡萄酒,通常酒体浓重、单宁更多、酸度低。而凉爽的气候下,酒体较为清单、单宁较少、酸度相对高。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一般来说,葡萄酒的酒精度大都在8%-15%之间,主要由葡萄浆果的含糖量决定的。酒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酒的口味。过高会掩盖葡萄酒的天然芳香,如果高于15%,还会导致酒体不平衡,带有果酱味,酒味浓烈。酒精度过低则导致葡萄酒口味不足。 不同国家地区的气候、葡萄品种、年份等因素都会导致葡萄的含糖量乃至葡萄酒酒精度有所不同。如美国葡萄酒在13%左右,澳大利亚葡萄酒13.5%- 14%,德国等气候寒凉的国家,葡萄含糖量较低,因此葡萄酒酒精度也相对较低。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选择不同的产区、风味、品种。 对葡萄酒来说,年份也很重要。如果购买白葡萄酒,越新鲜越好,不要陈放超过两年的,红酒则尽可能选择陈酿两年以上的产品。 有的葡萄酒还会标注是否为橡木桶陈酿,陈酿多久。的葡萄酒必须在橡木桶中进行发酵和陈熟,常见的酒是把橡木条或橡木片放入容器中,的酒则使用橡木香精。法国橡木比美国橡木的价回收酒的价格表格昂贵,却能带来更加精致的烘烤和坚果香气。美国橡九江收购老酒木带来更多的则是甜椰子和香草味道。法国的勃艮地,尤其东莞名酒回收是霞多丽葡萄酒通常完全在橡木桶中进行发酵和陈熟。除了的红酒之外,大部分红葡萄酒则不是在橡木桶中发酵。 酒标上还有一些术语让大家难以理解,如“珍藏”、“经典”、“限量发行”或“特制”等。事实上,这些都是简单的促销词语,为了让产品看起来更独特。 有的酒厂会在背标上列出详细信息,如葡萄收获的年份,葡萄酒产量或何时装瓶,这说明酿酒人关注这些细节,产品也更加真实。
随着现代葡萄酒体系的日益完善,在葡萄酒的大千世界里,各类葡萄酒类型也是让人眼花缭乱。其中甜型葡萄酒就像一股清流,在众多单宁充沛、酒体饱满的干红葡萄酒和酸爽脆口的干白葡萄酒中绽放着自己的光芒。它既可以如上帝之血般浓稠,亦可像天使之泪般晶莹剔透,捕获了许多甜食主义者的芳心。你是否曾好奇这样甜美诱人而又复杂多变的甘露是如何诞生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甜酒酿造方法,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甜酒,顾名思义就是残糖量较高的葡萄酒,其残糖量越高,甜度也就相应地越高。一般情况下,酿酒师可通过中断发酵、加糖(Chaptalization)或者添加甜储备(Sussreserve)以及浓缩葡萄糖分的方式来提高成酒的甜度。
一、中断发酵
如果在酵母将所有的糖分转化为酒精之前中止酒液的发酵过程,便可酿造出甜度较高的葡萄酒。中断发酵的一种常用方法便是往酒液中添加酒精强化(Fortification),这样可以直接提高酒液的酒精度,而大部分酵母在酒精含量达到15%ABV左右时便无法存活,从而达到中断发酵的效果。这项技术被用来酿造葡萄牙的波特酒(Port)和马德拉酒(Madeira)、西班牙的雪莉酒(Sherry)以及法国的天然甜葡萄酒(Vins Doux Naturels)。
向酒液中添加一定剂量的二氧化硫也可以中断发酵,因为二氧化硫除了能抑制有害微生物,还能显著地影响酵母代谢。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使用超微过滤器将酒液中的酵母过滤掉,从而酿造出酒精度较低的甜酒。
二、加糖或者添加甜储备
早在罗马时代便有人通过添加蜂蜜的方式来增加葡萄酒的甜度。如今,一些酿酒师也会在葡萄汁发酵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糖分,而这种方式主要是用来提高葡萄酒的酒精度。世界上大多数产酒国或者产区都对加糖控制得十分严格,如阿根廷、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南非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都禁止在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中加糖,而法国、智利、巴西、加拿大、美国、英国以及新西兰等国家的部分地区虽允许加糖,但对加糖的剂量控制得十分严格。
在德国,酿酒师会在发酵结束后往酒液中添加甜储备(指未经发酵的葡萄汁)来增加葡萄酒的甜度,同时平衡酒液的酸度,而这样的方**稀释酒液中的酒精含量,从而降低葡萄酒的酒精度。由于德国气候寒冷,葡萄糖分积累不足,所以德国法律允许在酿造日常餐酒(Tafelwein)、地区餐酒(Landwein)和**葡萄酒(Qualitatswein)时通过加糖和添加甜储备来提高葡萄酒的甜度,而在酿造****葡萄酒(Pradikatswein)时则只能添加甜储备,并且所有成酒中甜储备的含量不得超过15%。
在西班牙,酿酒师会在干型雪莉酒中加入甜型的佩德罗-希梅内斯雪莉酒(Pedro Ximenez Sherry)、葡萄汁与酒精的混合液或者浓缩的葡萄汁,使之成为半甜或甜型的雪莉酒。
就在前不久,五粮液股价刚刚创出新高。在6月8日盘中,五粮液走出每股164.95元的历史新高点。不仅如此,在2020年一季度负增长已是“常态”的环境下,五粮液依然取得营收净利双增的成果。报告显示,在2020年一季度,五粮液营业收入202.38亿元,同比增长15.05%;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77.04亿元,同比增长18.98%。种种利好下,投资者也开始对五粮液是否能够超越贵州茅台(600519.SH)津津乐道。通过公开资料发现,虽然各方面不及茅台,但五粮液稳居白酒第二股。根据wind数据近五年来,五粮液的线上市场占有率常年居于第二位,有些月份甚至超过茅台。从线上销售额来看,五粮液和茅台处于寡头地位,去年12月几乎和茅台一样。2019年年初,五粮液便定下全年营业收入500亿元,保持25%左右的增长目标。从2019年年报501.18亿元的成绩来看,五粮液已超额完成目标。如此看来,能够给投资者带来稳定收益、在白酒行业处于寡头地位的五粮液,未来是否赶超茅台便显得没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