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丧礼,因茶房这一职业的取缔,停尸一般由自家人办理,或请稍懂些旧礼的人俗称“大了(音liǎo)”帮助料理。停尸还限于死于家中者,若不是死于家中,则尸体多放于医院停尸房或殡仪馆中,因此,无须举行停尸仪式。
入殓时,讲究“长子抱头、长媳抱脚、次子、女儿抱腰”。当死者被抬入棺材后,阴阳先生要用一条在寺庙里开过光的绸带量一量死者是否躺平,位置正不正。富有之家,还要给死者口中放一颗珍珠,贫民百姓则多放一红纸包着的一小撮茶叶,认为这样死尸不易腐烂。死者的双手也不能空着,富者左金右银;贫者一般左烧饼右棍(筷子)或左烧饼右田鸡。因说人死后有3魂,一魂守尸骨;一魂投胎转生;一魂奔赴西天。而西天路途遥远,又有恶狗林、鬼门关拦路,一旦遇有危难,便可用手中物品帮助脱险。此外,棺内还可放适量的随葬品。男子有烟具、茶具、酒、手杖乃至手枪、战刀等;女子多用化妆品、首饰、衣饰,甚者怀抱金如意。入殓时,还要用“包”将死者棺中空隙垫严实。包,多为毛头纸、草纸,内包灯草(贫者内包锯末,富者则使用红、蓝绸子作包)。未婚男子故去用青色包,未婚女子用红色包。入殓时,所有亲人的眼泪都不得掉入棺内,否则被认为对死者不敬,不利于死者奔赴黄泉。盖棺前,子女们可将盖在死者身上的白绸布前的约1尺布撕下保存,据说可以为儿孙们增寿。入殓的仪式是由阴阳生主持,此时的各种执事、一切人等都要听阴阳生的,不能各行其是。盖棺时要先盖“子盖”,即层盖,实际是一层薄板,里面糊有红布,外面无须油漆,上盖五彩绸以图吉利,然后再盖大盖。大盖与棺材之间用材头钉销上,上飘五彩绸。材头钉是木质的销子,因棺材不能见铁钉子,故采用木销。材头钉一般在起灵前都是虚着塞上,目的是等奔丧未到的亲属来时能与死者见面。盖棺后,入殓的仪式就基本结束,直至出殡起灵前,棺前须立3张供桌,上铺镶青缎狗牙边的白缎台布。两边供桌分别摆1对花瓶、1对景泰蓝铜器、1对白银蜡扦儿,上插着估衣街“常元合”的牛油大蜡,蜡身刻一幅红字对联:“乘鹤西去,驾返瑶池。”中间供桌供死者画像,摆香炉及八仙供果。地下放烧纸瓦盆一具,按时焚烧纸钱。?
下葬
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挖穴深埋,填土后堆成坟头,叫“下葬”。穴位由阴阳生按照“五行”、“八卦”、“三元”、“四象”的方位派人刨好坟坑,内铺黄缎子,安放由香斗抱来的福寿果,四角各置一钱,撒五谷杂粮,其中黑豆较多,据说可以驱邪。棺材入土后,孝子把幡插在坟头上,插3下,拨3下,这样后辈可升官发财;另一种是棺材埋地下,上面四周扎苇把,外面随形培士,叫“浮厝”,这种方式只限于一些客死天津者,为便于以后迁回原籍,所以棺材大都较薄、较轻;材头探出很短,称为“行棺”。
下葬后,一般都要在坟前立一长方形石质墓碑,碑文男女有别,若死者为父亲则写“先考×××府君之墓”或“先严×××府君之墓”;若死者为母亲则写“先妣×门×氏太夫人之墓”。墓碑的碑阳书写格式与铭旌、本主牌相同。碑阳上刻龙纹,中间为“流芳千古”、“名垂千古”等。碑阴写法不一,有刻“生卒年月日”,亦有刻行述者,即把生平、功德、为人、事迹写成传记。